九九重阳
Posted by linwosen on October 19th, 2007 filed in 想想, 长大重阳节是什么?吃粽子……
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摘自百度百科
大一的时候很狼狈的没吃到什么粽子,满心委屈,回去跟爸爸讲了,爸爸心理特别难受,第二年特地嘱咐我在学校买点粽子, 呵呵 其实没吃粽子实在是没啥,只是孩子在外面凄惨兮兮了,父母不免心疼。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属于报喜不报忧类型的,着急长大,着急得自己做自己的主,经历失败痛苦挫折也绝不回家说,我想应该有不少,那种由于从小被呵护的很好,没有经历一丝风雨,长大后磕磕绊绊敏感脆弱,可是倔强的追求自我,不愿意向传统低头的孩子,有不甘,不想安安稳稳不痛不痒的度过青年的时光。
昨天居然遇到齐齐,很亲切。很多个月没有遇到他了,即使遇到也不怎么说话,齐齐总是很忙很忙,以至于我现在都怀疑当初遇到他时的那个他,是不是一个真是的他,抑或是别人,记得当时是非常感激齐齐的,很愿意同他交流,他总是可以温和的指点,认真的听我讲话,我很迷恋这样的感受,因为缺失,因为难得。半夜2点多齐齐给了我段翻译的试稿居然,我手足无措,毫无自信。一下子变得窘迫起来,最后还是在google的协助下完成了2句话的大部分,最后 还因为太黑,看不清键盘老按错,而草草发出信息,非常狼狈,我自己都觉得十分难堪。机会到来的时候,我无可奈何。很欣喜的是齐齐在读顾城的诗,顾城是个偏执的年轻人,或者说大孩子,他永远像个孩子一样:)可是,顾城哥哥,世界不是我们的世界,世界是很多人的世界,纵然世人可以欣赏你一件美丽的外衣,但却依然可以无情的擁倒,踩碎,拍扁。
凌晨1点到5点这段时间里,我又无聊的在水木里征到了一个情绪化的同学,我多半是陪他情绪化的聊了很久。虽然觉得不值得。天亮的时候,真有种冲出屋外的冲动,看看这个城市的清晨,高楼还没睡醒,车流还没来到,人们还在呼呼的酣睡,那时天空微微泛白,有点点微红的朝霞,陆陆续续的听得到车子启动的声音,早起的人们交谈的声音,隔壁闹钟大作的声音:) 天亮,说晚安。
这几天虽然有闹别扭,但自己已经镇定了许多,我觉得我真的长大了,生活的细碎像是一点一点的锯齿,划破,流血,再划破再流血,结痂,皮肤变得厚钝起来,能抵御各种伤害,可在以前,在被划得疼的时候,我以为就仅仅是疼,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所得,生生的被吊在那里不可言喻的疼,可是不知道是否该庆幸,我挨过来了,我觉得又重新有了应付一切的力量,抵御周遭的伤害。
柔软的寄生要独立时,总有那么多的不容易,要结痂,要变硬,尽管是自己不喜欢的,尽管有那么多的不情愿,但渐渐的就习惯了穿上壳生活,“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Leave a Comment